應邀至嘉義家職「專題製作優勝作品觀摩講座」中分享心得。
2009年帶領學生撰寫「越南籍母親來台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」之專題研究,參加98年度北基宜區高中職策略聯盟競賽,榮獲北基宜區特優;另參加99年度職業學校家政群科中心學校專題製作比賽,榮獲全國第三名。這過程中,歷經千辛萬苦,才得以有此佳績。以下為學怡第一次指導專題的小小心得分享如下:
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】
.學生的興趣能否持續。
.學生的文筆及寫作能力並不好,需要反覆的退件及修改。
.一位老師指導十多個專題(一整班),實在困難。
.國家圖書館及師大圖書館不開放高中生入館,造成資料蒐集上相當大的困擾(有許多研究文獻並不開放線上閱讀或下載)。
【可尋求的幫助】
.老師的自我進修(攻讀碩博士或終生學習)。
.可與大專院校合作指導學生專題,更有教學相長之效。
【未來的思考】
.專題研究是一門學問,學生可從中獲得很多。對老師而言,更是一門需要探索的學問,如何使專題變得容易、有趣?仍需更多的經驗及思考。
.學生的文筆如何提升,必須擬定三年的培訓計畫。
.專題製作安排在高三,高三學生又要拼升學,又要一邊兼顧專題,十分辛苦。
聽完本場次其他優勝教師的作品心得分享,深覺這場研習獲益匪淺!其實,聽
實務現場的有經驗教師如何操作,對教師而言,比理論都來得有意義。以下為
聆聽資深教師的心得後,所獲得的想法:
【研究主題】
.頗具創新概念的研究題目受評審青睞,且老師亦不易掉入過度引導的瓶頸中,甚至可達教學相長之效。
.第二章文獻探討其實不需要太多文獻,評審教授多看大體上結構是否完整而已。
【研究方法】
.僅簡單的百分比統計、觀察即可,不需要到艱難的統計。
【研究過程】
.重視師生互動。
【上課方式】
.可於學期初擬定課程進度表、課程追蹤表及學生每週進度表,以清楚知道學生進度是否有確實完成。
.由組長負責考核全組成績,老師考核組長成績。
.定期安排每組上台報告,並進行錄影及各組互評。
.請學生隨時紀錄,並且拍照存檔。
【評審評分重點】
.主題是否創新。
.撰寫過程及研究過程是否嚴謹、師生互動的多寡。
.結構的完整性。
.學生的感受及成長。
.學生的台風、書面報告的排版及呈現是否有專業水準。
.ppt的製作、排版及呈現是否有專業水準。
延伸閱讀請見:
98教育部補助基北區專題製作研究競賽【特優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