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L1210678ok.JPG

這學期接的課程中有ㄧ門是「多元文化與教育」
跟自己先前對新移民家庭的研究有頗大的相關,
因此決定接下這門課。
接下後,除了之前的經驗、帶班的經驗外,
也就剛好接了新竹山上原住民、平地弱勢家庭、身障大學生、不同國籍大學生的課,甚至昨天教到在台灣國中班排名第一的黑人小孩。

 

學期末分別讓學生報告了:
多元族群、文化、弱勢、特殊兒家庭、婚配、多元家庭等主題,
這週來到了多元性別。
討論了法令、政策、軍營、教育、未來、讀了論文,也訪問了受訪者。

 

學生表示很高興透過報告遇到(同性戀者)同類,
有些同學甚至訪談了自己新移民家庭中的媽媽,或特殊家庭下誕生的親人、家有特殊孩子的親人等,
有好幾位學生下課都還在跟我討論延伸的感想。

 

有時老師在台上ㄧ直講、ㄧ頭熱,
反而沒有指導他們自己對單一深入議題的探究來得深刻。
或許,這是我更愛教年齡層大的孩子的原因(能夠有更深層的討論)。
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尊重不ㄧ樣,也欣賞不ㄧ樣,
但實際上做到的呢?又有多少?
每個人都知道不要用言語霸凌別人,但說話的藝術又有多少?真正知道什麼話該說、什麼話不該問嗎?

 

更重要的,是當他們畢業後成為ㄧ位幼教現場的老師時,
要如何拿掉框架?如何提供更好的橋樑及設計更高層次取向的課程。
以及如何敏銳的發現細節,提供多元家庭的孩子更多更好的協助。
這些是進ㄧ步該學的。

 

總之,文好長。
謝謝大家耐心看完。


其次,7月快來吧~~~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shmarket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